黄石首笔农业碳汇交易落地,10万亩稻田实现“卖空气”增收,开启生态农业新篇章

黄石新闻网 阅读:3 2025-05-24 07:26:27 评论:0

近日,我国黄石市成功实现了首笔农业碳汇交易,标志着黄石市在生态农业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。此次交易涉及10万亩稻田,实现了“卖空气”增收,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,同时也为我国农业碳汇交易市场树立了典范。

农业碳汇交易,是指将农业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减排量转化为碳信用额度,通过市场化手段进行交易。这一创新举措,既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,又为农民提供了新的增收途径。

黄石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,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。近年来,黄石市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,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。此次农业碳汇交易的成功落地,正是黄石市在生态农业领域的一次有益探索。

据了解,此次交易涉及的10万亩稻田,位于黄石市下辖的某县。这些稻田在实施生态农业种植模式的基础上,通过科学管理、合理施肥、优化种植结构等措施,实现了碳排放的显著减少。经过专业机构评估,这10万亩稻田每年可产生约1万吨的碳信用额度。

在碳汇交易过程中,黄石市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买方,与当地农民签订了碳汇购买协议。根据协议,该公司将以每吨碳信用额度1000元的价格,购买这10万吨碳信用额度。这意味着,10万亩稻田将为当地农民带来约1000万元的收入。

“以前我们种地只想着多打粮食,现在有了碳汇交易,我们还可以‘卖空气’增收。”一位参与交易的农民兴奋地说。这位农民表示,通过实施生态农业种植模式,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,还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双赢。

黄石市首笔农业碳汇交易的落地,为我国农业碳汇交易市场提供了有益借鉴。业内人士表示,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,农业碳汇交易市场有望迎来快速发展。未来,将有更多农民通过参与碳汇交易,实现增收致富。

此外,农业碳汇交易还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。通过引入市场化机制,引导农民采用绿色、低碳的农业生产方式,有助于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,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。

总之,黄石市首笔农业碳汇交易的成功落地,标志着我国生态农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。在今后的发展中,黄石市将继续发挥生态优势,推动农业碳汇交易市场健康发展,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黄石新闻网提供政务公开、民生资讯及互动服务,打造一站式信息枢纽”,强化官方背书与功能整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