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新县集体经济收入实现村村超十万元,乡村振兴再添新动力
近年来,阳新县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,大力发展集体经济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据统计,截至目前,阳新县集体经济收入已实现村村超十万元,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。
阳新县地处湖北省东南部,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。过去,由于受地理环境、资源禀赋等因素制约,阳新县集体经济基础薄弱,农民增收困难。为改变这一现状,阳新县积极探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,推动乡村振兴。
一是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。阳新县结合当地实际,积极探索“公司+基地+农户”、“合作社+农户”等模式,引导村民参与集体经济,实现资源共享、风险共担、利益共享。通过发展特色产业、乡村旅游、光伏发电等,拓宽集体经济收入来源。
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。阳新县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,对发展集体经济的村给予资金、技术、人才等方面的支持。同时,加大对集体经济项目的审批、监管力度,确保项目顺利实施、发挥效益。
三是强化组织领导。阳新县成立了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,统筹协调全县乡村振兴工作。各乡镇、村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,明确了责任分工,形成了上下联动、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。
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。阳新县注重培养一支懂农业、爱农村、爱农民的“三农”工作队伍。通过举办培训班、开展技能培训等方式,提高农村干部和农民的素质,为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。
五是注重生态环境保护。阳新县在发展集体经济的过程中,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,注重生态环境保护。通过发展生态农业、生态旅游等,实现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。
如今,阳新县集体经济收入已实现村村超十万元,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一是农民增收明显。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,农民通过土地流转、务工、分红等多种方式,实现了增收致富。
二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。集体经济收入用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,如道路、水利、电力等,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三是公共服务水平提高。集体经济收入用于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,如教育、医疗、文化等,让农民享受到更多实惠。
四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。集体经济收入用于改善村容村貌,如村庄绿化、环境整治等,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。
五是乡村治理水平提升。集体经济的发展,增强了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,为乡村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总之,阳新县集体经济收入实现村村超十万元,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保障。未来,阳新县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,推动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,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