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石渔光互补光伏农场并网,棚顶发电棚下养鱼年增收千万

黄石新闻网 阅读:10 2025-08-15 22:26:26 评论:0

近年来,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,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、可再生的能源,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。黄石市作为我国光伏产业的重要基地,积极探索“渔光互补”模式,将光伏农场与渔业养殖相结合,实现了棚顶发电、棚下养鱼的双赢局面,年增收千万,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。

黄石市地处长江中游,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广阔的农田。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,提高农业产值,黄石市在光伏产业发展的同时,积极探索“渔光互补”模式。这种模式将光伏发电与渔业养殖相结合,充分利用土地资源,实现了农业与新能源产业的融合发展。

在黄石市某光伏农场,记者看到了“渔光互补”模式的实际应用。农场内,一排排光伏板整齐排列,覆盖了整个养殖棚顶。光伏板下方,则是成片的鱼塘,鱼儿在水中自由游弋。养殖棚顶部光伏板发电,为下方鱼塘提供电力,而鱼塘的养殖废水则可用于光伏板的清洁,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。

“我们这里的‘渔光互补’光伏农场,每年可发电约100万千瓦时,相当于节约标准煤300吨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80吨。”农场负责人介绍道。此外,农场还实现了棚下养鱼,每年可产鱼约10万斤,年增收可达千万元。

“渔光互补”光伏农场的成功,离不开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。在技术创新方面,黄石市引进了先进的渔光互补技术,实现了光伏板与鱼塘的完美结合。在科学管理方面,农场采用了智能化控制系统,实时监测光伏发电和渔业养殖情况,确保了农场的稳定运行。

“‘渔光互补’光伏农场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,还实现了农业与新能源产业的融合发展,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。”黄石市相关负责人表示,未来,黄石市将继续加大“渔光互补”光伏农场的推广力度,力争在全市范围内形成规模效应。

“渔光互补”光伏农场的发展,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和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在政策扶持、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,这一模式有望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,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和农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。同时,这也为我国实现绿色发展、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
总之,黄石市“渔光互补”光伏农场的成功并网,标志着我国新能源产业与农业融合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。在今后的发展中,我们期待更多像黄石市这样的地区,积极探索创新,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和农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黄石新闻网提供政务公开、民生资讯及互动服务,打造一站式信息枢纽”,强化官方背书与功能整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