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石“扶贫车间”进村,留守老人编织藤椅月入2000元,助力乡村振兴

黄石新闻网 阅读:2 2025-07-08 14:26:34 评论:0

近年来,随着我国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,各地纷纷探索出了一系列创新扶贫模式。黄石市在扶贫工作中,将“扶贫车间”引入农村,为留守老人提供了就业机会,其中一项特色项目便是留守老人编织藤椅,月均收入可达2000元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
黄石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,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。由于地理位置偏远,交通不便,许多农村地区的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,导致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问题日益突出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黄石市积极推动“扶贫车间”进村,让留守老人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,增加收入。

“扶贫车间”进村后,黄石市依托当地丰富的藤资源,开展藤椅编织培训,让留守老人掌握一技之长。这些留守老人年龄普遍较大,但她们心灵手巧,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,她们已经能够熟练地编织出各种款式的藤椅。

据了解,这些藤椅不仅质量上乘,而且款式新颖,深受消费者喜爱。为了拓宽销售渠道,黄石市积极与电商平台合作,将藤椅推向全国市场。如今,这些藤椅已经远销全国各地,成为黄石市的一张名片。

在“扶贫车间”的帮助下,留守老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原本只能依靠子女赡养的她们,如今每月能通过编织藤椅赚取2000元左右的收入,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。她们纷纷表示,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,让她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,过上幸福的生活。

“扶贫车间”进村,不仅让留守老人实现了就业,还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。藤椅编织产业逐渐成为黄石市的一个特色产业,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其中。许多村民通过学习编织技艺,实现了从农民到产业工人的转变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
此外,“扶贫车间”进村还促进了农村文化的传承。在藤椅编织过程中,留守老人将传统技艺传授给后代,让这项古老的技艺得以传承。这不仅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,还增强了村民的文化自信。

总之,黄石市“扶贫车间”进村,留守老人编织藤椅月入2000元,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持。这一创新扶贫模式,不仅解决了留守老人的就业问题,还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,促进了农村文化的传承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黄石市将会有更多像“扶贫车间”这样的项目涌现,助力乡村振兴,让农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黄石新闻网提供政务公开、民生资讯及互动服务,打造一站式信息枢纽”,强化官方背书与功能整合